館長的話:
這篇頗有意思的
從沒想過睡姿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





自古以來,人們非常重視人的各種姿勢,俗話說:「立如松,坐如鍾,臥如弓」,這就是說,不論在什麼時候,人都應保持一個優良的姿勢。但不少人卻不大講究睡眠的姿勢,有人直挺挺地仰面朝天而臥,也有人喜歡趴在枕頭上俯臥而睡,有的蜷著身子側臥,像「蝦米」一樣,有的伸臂撂腿,有的兩手放在胸前……這些都不夠正確。那麼,什麼樣的睡姿好呢?

  孔子在《論語》裡說:「寢不屍」,「睡不厭屈,覺不厭伸」意指睡眠以側曲為好。《千金要方·道林養性》說:「屈膝側臥,益人氣力,勝正偃臥。」也是主張以側臥為宜。氣功家還有「側龍臥虎仰癱屍」之說,即以側位為主,多取右側臥位,少配左側臥位,身體自然屈曲,適當配合仰臥位。中國舟山群島普陀山的大乘庵內有一座巨大的臥佛,便是取右側臥,如弓形的舒展臥位。該庵建於唐大中十二年。距今已1100多年,臥佛姿勢的造型體現了當時人們對最佳睡眠姿勢的認識。右側臥位,肢體自然屈曲,使全身肌肉筋骨放鬆,又能使體內臟腑保持自然位置,利於消除疲勞和保持氣道,血絡通暢。若是左側臥,心臟易受壓,影響心臟的血液循環,尤其對脾胃虛弱者來說,飯後左側臥,感到不舒服,影響消化功能。

  若是仰睡和俯睡時,身體與兩腿都只能固定在伸直位置,一則難以變動,二則屈肌群被緊拉著,肌肉就不可能完全放鬆,這樣就達不到充分休息的目的。同時,仰睡時兩手會不自覺地放到胸部上面,既易壓迫心、肺影響其功能,又易出現惡夢或夢魘。此外,由於臉孔朝上,一旦熟睡時,容易因舌根下墜或口水流入氣管而造成打呼或嗆咳。俯睡時,胸腹部受壓更甚,口鼻也易被枕頭摀住,為了避免摀住,勢必長時間把頭轉向一邊,這樣又會引起頸肌扭傷。對嬰兒來說,俯睡更不可取,這是由於其自制能力差,一般不會主動翻身,小孩頭面部骨胳發育還不完善,俯臥時間時長,會造成頭面部和口腔的骨胳變化,有的還可以成為畸形。

  當然,睡眠的姿勢不可能一成不變,有人觀察,一夜之間,總得翻身20~45次,以求得舒適的體位,只是總以側臥的習慣為好,如仰臥,手不要放在胸上,也不要抱頭枕肘,下肢不要交叉,以使全身肌肉放鬆。較短時間的左側臥位也是可以的,但對心臟功能欠佳者,左側臥易使心臟受壓,影響心臟的血液循環。對脾胃虛弱者,飯後左側臥,會感覺不舒服,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。對於正常胎位的孕婦,不可經常仰臥位,因為脹大的子宮常常右旋並壓迫下腔靜脈,使回心血量減少,大腦的血液和氧供應也會隨之減少,從而可出現一些症候,如胸悶、頭暈、虛汗、呼吸困難、噁心嘔吐、血壓下降等,醫學上稱為「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症」。

  此外,對於一些疾病患者,睡姿也要靈活掌握,如嚴重的心臟病伴有心力衰竭,或支氣管哮喘發作時,只能採取半臥位或半坐位。對急性肝炎發作期患者,病人常感肝區隱隱作痛,這時若再右側臥位,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,宜左側臥為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libr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