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館長的話:
不知不覺中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偏頗,成為商人最喜歡的那一種

文/琵雅諾 (2016)

去年底藉著聖誕和新年假期,短暫回台北一趟,看看家人和朋友。雖然距離上次回台的時間,只有一年半之隔,但台北的變化,卻讓我感覺像個異鄉人。走在信義區的街廓,新的大型百貨又增加不少,從精品到國外平價服飾品牌的旗艦店,密集度之高,讓我不禁好奇,台灣人的消費力真的那麼強,足以支撐?

佇足觀察一段時間,發現,台灣的生活真的很忙:平時努力加班賺錢,放假再努力的買,努力的吃。網路上美食,美妝,購物達人的部落格人氣超旺,彷彿不買,不吃,不知道這些訊息,你就落伍了。不過仔細想想,消費之後,真的覺得幸福嗎?

許多人羨慕我住在歐洲,感覺這裡風景如畫,生活悠閒又有品質。殊不知,這種我們眼中幸福的生活,和所得高低,並不成正比,而這些所謂先進國家的居民,薪水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。舉法國為例,一般受薪階級的薪水,落在 1,500 至 2,500 歐元(約新台幣 53,000 至 89,000 元)左右,以歐洲的物價來算,生活就是過得去,稱不上富裕。那麼,為何他們能擁有如此的生活?差別在於對物質的看法。

大家感嘆房價高,買不起,其實,許多歐洲人(尤其在大城市),也沒有自己的房子;台灣路上雙 B 名車,大休旅車滿街跑,法國人多還是開小車(高油價也是原因之一);在台灣拿 iPhone 稀鬆平常,連沒有收入的學生都有,在法國算是奢侈品;更不用說那些高價名牌包,在法國人眼中,那是炫富的行為,一般人並不崇尚;許多台灣人遊遍世界各國,許多法國人連義大利都沒去過,度假就是家族的鄉間或濱海小屋。

他們的生活價值,不依附在物質上。所謂的美食,是買到鎮上剛出爐的麵包,加上附近農家自製起士和某個小酒莊的好酒,以及好友相伴的美好下午。我曾經在阿姆斯特丹看到一家五口旅行,坐在路邊的長椅,麵包、火腿和起士傳下去,一人拿一片,午餐就這麼解決了! 一家人一起旅行的回憶,比吃昂貴餐廳來的值得,不是嗎?

如果消費能帶來快樂,台灣應該會名列前茅,但事實卻相反,大家普遍感覺生活壓力很大。如果,能轉個角度,思考本身的消費行為,不被商人牽著走,不和別人比較,不但能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,還能將「小確幸」發展為「大幸福」,何樂而不為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ylibrary 的頭像
    mylibrary

    我的小圖書館

    mylibr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